商務部:2017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前景
(一)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2017年,世界經濟仍處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深度調整階段。IMF預計,2017 年全球經濟增長3.4%,比2016年略有提高。其中,發達國家增長1.8%,新興經濟體增長4.6%,均較2016 年略有提高。主要發達國家中,美國經濟可能繼續溫和增長,但大選走向不明,未來經濟政策取向存在一定變數,美聯儲加息預期時有反復,企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不足,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增大。得益于低油價和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增長有望進一步趨穩。但發達經濟體貨幣寬松政策的空間接近極限,政策邊際效用在減弱;在英國脫歐、難民問題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歐洲經濟不排除回升受阻的可能;由于日元升值抑制出口,日本經濟增速回升的動力依然不足。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許多困難,資本外流風險依然存在,結構性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初級產品價格低位震蕩仍將影響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資源出口依賴型國家的經濟復蘇步伐。
國際貿易格局繼續深刻演變。隨著主要經濟體結構調整的進行,全球價值鏈進入重構期,“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為核心鏈條的全球貿易大循環發生重大調整,經濟全球化路徑深刻變化。傳統的消費大國尤其是美國正大力推進“再工業化”,部分進口商品和生產環節被國內生產替代。部分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出于貼近市場、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從離岸生產轉向近岸、在岸生產,縮短全球供應鏈,將一些高附加值生產環節重新轉移回去。在經貿規則領域,多邊貿易體制舉步維艱,自由貿易區迅猛發展,全球貿易碎片化風險上升。
“逆全球化”升溫、國際貿易投資環境惡化。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需求回升乏力,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英國脫歐、歐洲極右翼政黨興起、美國大選走向都表明發達經濟體民粹主義思潮盛行,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一是各國紛紛實施顯性或隱性的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影響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世貿組織報告顯示,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5 月,二十國集團成員實施了145 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近21 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2009 年世貿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
二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受到嚴重削弱,新一輪談判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果。與WTO 非歧視原則不同,雙邊或區域自貿協定具有一定排他性,區外經濟體存在被歧視和邊緣化的風險。三是不少政客把經濟問題政治化,為了爭取選票,不惜把攻擊矛頭對準反映國際貿易自由化與投資便利化要求的措施和政策。這些混亂現象反映了當前世界經濟的一系列深層次結構性失衡和利益矛盾,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構成威脅。
(二)外貿發展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國際市場需求疲弱。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投資活動低迷,對能源資源、中間產品、機械設備的需求不振,使得投資品國際貿易增長顯著放緩。2013 年至2015 年,美國企業設備投資年均增長5.5%,比2009 年至2011 年平均增速低9.3 個百分點。在經濟低增長的環境下,發達國家消費者信心不足,耐用品消費增長有限;新興經濟體增速總體放緩,拖累居民收入增長,需求不振使得消費品國際貿易缺乏增長動能。WTO 預計,2017 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1.8-3.1%,增速將繼續低于世界經濟增速預期,這也是WTO 首次提出區間預測,表明未來一段時期國際貿易不確定性較大。
外貿傳統競爭優勢繼續弱化。中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減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正處于“青黃不接”階段,產業發展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頭擠壓”。一方面,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2016 年前8 個月,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和日本進口市場份額比2015 年同期分別下降1.4和2.6個百分點,而同期越南產品在美、日進口市場份額分別上升0.7和1.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密集型領域以互補為主的關系將發展為互補與競爭并存關系,尤其新興產業發展將面臨發達國家更嚴苛的遏制。
貿易摩擦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對中國貿易負面影響加大。中國已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對象,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21 個國家(地區)發起的91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同比上升44%;涉案金額109 億美元,同比上升90%。中國的鋼鐵、鋁業和光伏等領域成為遭受國外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嚴重影響相關行業出口。
(三)外貿發展新動能加快積聚
外貿新優勢正在加快培育。中國外貿企業自主開拓國際市場能力進一步增強?!耙粠б宦贰焙蛧H產能合作帶動裝備制造業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缇畴娚?、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保持快速增長。中國電子[-1.78%]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 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2.6 萬億元,同比增長30%,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23.4%。
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效力日益顯現。本屆政府以來,國務院連續出臺了16 個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文件(見專欄二),相關部門狠抓政策落實,集中開展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多措并舉促進加工貿易穩定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加快外貿新業態發展,修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深入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積極應對鋼鐵、鋁業、光伏等領域貿易摩擦重大案件,維護中國相關產業發展正當權益。隨著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各項舉措的落實見效,中國外貿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優化,進出口企業的信心增強,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積聚。
外貿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推動遼寧等7 個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對外貿易與跨境雙向投資相互促進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國多雙邊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日韓自貿區、中國—海合會、中國—以色列、中國—斯里蘭卡等自貿區談判取得新進展,為中國外貿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總體來看,2017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但也正處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著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相關政策持續落地生效,進出口企業轉型升級進程加快,2017 年中國外貿占全球市場份額有望保持基本穩定,貨物進出口大國地位繼續得以鞏固,質量效益繼續提升,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面對外貿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中國政府將繼續堅持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支持外貿穩增長調結構一系列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梯度轉移,加快外貿新業態發展,提升進口綜合效益,提高服務貿易發展水平,鼓勵企業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促進中國外貿優進優出
文章來源:商務部